暑假来临,很多朋友已迫不及待地计划外出旅行,期待体验异国风情、探索未知美景。然而,在整理行李、规划行程的同时,有一项关乎健康的重要准备绝不能忽视——疫苗接种。特别是如果你的目的地是非洲或南美洲的热带地区,接种黄热病疫苗更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。
黄热病疫苗的诞生
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疾病,重症者病死率高达 50%,主要通过蚊虫(埃及伊蚊)叮咬传播,流行地区主要在非洲和中、南美洲。黄热病是全球唯一要求进行旅行强制接种疫苗的传染病。
1930年黄热病疫苗研发的关键转折点是Theiler等科学家经长期艰苦研究成功培育出的17D减毒活疫苗株。这一突破性成果为全球黄热病防控带来了希望。此后,科研人员不断优化疫苗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手段,全力提升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
黄热病疫苗的种类与特性
目前广泛应用的黄热病疫苗多为17D减毒活疫苗,通过特殊的细胞培养与传代技术精心制备。其优势显著,只需接种一次,就能为绝大多数接种者高效诱导持久的免疫保护,有效抵御黄热病病毒侵袭。
临床研究与实践证实,17D疫苗的保护效力强劲可靠。目前接种国产黄热病疫苗的有效期为10年。经过世卫组织(WHO)预认证的黄热病疫苗,接种证明终生有效。
黄热病疫苗的接种要求
鉴于黄热病的严峻危害,众多流行区国家积极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控政策与法规。例如,部分国家强制要求入境人员出示有效的黄热病疫苗接种证明,否则予以拒绝入境。同时,各国大力加强疫情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,力求及时精准发现并处置疫情。
根据《国际卫生条例》及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要求,前往黄热病流行区域的人员必须接种黄热病疫苗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在实际接种前,医护人员会依据受种者的年龄、健康状况、免疫功能及过敏史等关键因素,进行综合评估,判定其是否适宜接种。
黄热病疫苗的不良反应
总体而言,黄热病疫苗安全性良好,但少数接种者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。轻微者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、红肿、低热、头痛、肌肉痛等,此类反应通常短暂且轻微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,数日内可自行缓解。
然而,严重不良反应如黄热病疫苗相关的嗜内脏毒性和嗜神经毒性,虽然罕见,但危害极大。嗜内脏毒性可致多器官功能受损,如肝、肾、血液、循环、呼吸等多器官功能障碍;嗜神经毒性则可引发神经系统损害,像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意识障碍、肌痛、关节炎等,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格林-巴利综合征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症状。
此外,过敏体质者接种后可能即刻出现过敏反应,如皮疹、皮肤瘙痒、哮喘等;孕妇接种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不良影响,故一般不建议孕妇接种,仅在孕妇感染风险极高且旅行无法推迟时,孕期6~9月期间方可谨慎考虑接种。
结语
黄热病疫苗的诞生,是医学史上的一座璀璨丰碑,为人类抗击黄热病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它极大地降低了黄热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,有力保障了全球公共卫生安全。健康是旅行的基础,只有做好疫苗接种这一重要准备,我们才能在旅途中无后顾之忧,尽情享受每一刻的美好。
参考资料:
1.《出境接种:疫苗知多少?》,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微信公众号
2.张敏,张瑾,张建明,等.黄热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事件及其监测[J].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,2018,41(03):185-189.
3.英国警告免疫功能抑制及60岁以上患者接种黄热病疫苗有导致死亡的风险[J].中国医药导刊,2019,21(06):37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