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安安普法 > 案鉴药说法

“盐水疫苗、拆针暴利...”安安提醒:这种“苗”不能接!

分类: 来源: 标签: 字号: 访问量:

HPV疫苗

是预防宫颈癌等疾病的重要手段

关乎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

然而,在巨大的需求与利益驱使下

不法分子铤而走险

制造、销售假疫苗或走私未经严格检疫的疫苗

直接危害接种者的身体健康

严重扰乱疫苗市场秩序

药品监管部门对此类犯罪“零容忍”

以下这些真实案例

一起来了解一下吧

空瓶灌盐水,假冒HPV疫苗牟利

2024年4月,群众王某某等四人报警称,通过自称某医院护士的李某某接种HPV疫苗后,发现接种App中无接种记录,且疫苗溯源码被多人扫描,怀疑接种了假疫苗。经查,李某某利用在医院工作的便利,私自保留疫苗包装并灌入生理盐水,通过社交平台以“特殊渠道”“无需预约”等话术实施诈骗,受害群众高达百余人,涉案金额超过60万元。

   

疫苗造假并非个例

除了用生理盐水冒充

还有人通过拆分疫苗原液来牟取暴利

拆分疫苗原液,昧心赚差价

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,时任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的闫某,为谋取私利,将其本人负责销售、接种的450支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进行拆分,把每支0.5毫升的足量疫苗,以抽取原液方式,拆成2至4支约0.1毫升的疫苗,再以每人2448元卖给306名受种者,累计销售金额达74万余元,非法所得用于还贷和日常开销。案发后,闫某上缴70余万元违法所得。最终,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闫某有期徒刑八年四个月,并处罚金五十万元。

除了国内不法分子的造假与拆分行为

一些犯罪团伙还将目光投向了走私疫苗

试图规避监管并牟取暴利

走私九价疫苗,社交平台非法兜售

2022年10月,22岁的大四学生王某花5000元从某医美公司员工李某处购买三针九价疫苗。按约定前往公立医院接种时,却发现疫苗包装、说明书与正规疫苗产品存在差异,二维码也无法识别任何信息,王某拒绝接种后要求退款,竟遭对方拉黑,遂于2023年1月报案。经查,该批疫苗是某健康公司刘某与汪某等人的走私品,未批签发且储运不合规。该团伙从香港购买疫苗后走私至内地,通过社交平台销售,涉案人员达52人,涉案金额高达720余万元。法院最终以妨害药品管理罪,判处刘某有期徒刑三年,缓刑四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。其余涉案人员则分别获刑四个月至两年不等,均缓期执行。

相关法条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第六十一条第二款

疫苗、血液制品、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、医疗用毒性药品、放射性药品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》第二十二条第一、二款国家对疫苗生产实行严格准入制度。

从事疫苗生产活动,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,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四十条 【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】生产者、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、掺假,以假充真,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,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,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,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四十二条之一 【妨害药品管理罪】违反药品管理法规,有下列情形之一,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:
  (一)生产、销售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禁止使用的药品的;
  (二)未取得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生产、进口药品或者明知是上述药品而销售的;
  (三)药品申请注册中提供虚假的证明、数据、资料、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的;
  (四)编造生产、检验记录的。
  有前款行为,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、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之罪或者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

安安提醒

根据法律规定

制假售假、非法经营、走私疫苗

的行为严令禁止

必须依法严惩

安安提醒广大群众,要通过正规渠道接种疫苗,以免上当受骗。一旦发现非法买卖、制假售假等问题,请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拨打110举报。

律师说法

1、若不慎接种了假HPV疫苗,受害者应如何维权?

第一,做好证据固定:立即拍摄疫苗包装、溯源码及接种环境视频,保存转账记录和沟通截图。假疫苗可能无效或引发不良反应,需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测、筛查等,确认是否感染或需补种正规疫苗。若出现异常反应,立即就医并保留病历记录。

第二,通过官方渠道举报:拨打12315或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,提供疫苗包装上的20位药品追溯码、生产批号等信息,核查是否与国家药监局数据库匹配。

第三,若未出现损害,可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55条主张赔偿;若已出现损害,可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1207条主张相应的惩罚性赔偿。

2、若接种点明知是假疫苗仍为他人接种,需承担什么责任?

一、刑事责任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40条可能涉嫌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,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。

二、民事责任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1218条,接种点故意使用假疫苗导致损害,需承担医疗费、护理费、误工费、残疾赔偿金、精神损害赔偿等。若造成死亡,还需赔偿丧葬费、死亡赔偿金等。

三、行政责任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第116条,生产、销售假药的,没收违法生产、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,责令停产停业整顿,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,并处罚款;情节严重的,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,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;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境外企业的,十年内禁止其药品进口。

普法课堂

收藏 | 点赞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