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头条

老年人用药多,这些情况要注意!

标签: 字号: 访问量:

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,比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慢阻肺等,需要长期服用药物。在用药的过程中,用法用量、用药时间、对药物的耐受性等都会影响治疗效果,老年人用药需更加谨慎。

作为药师,平时经常会遇到老年患者咨询相同的问题,“药师,我每次都要吃好几种药,一吃一大把,而且都要长期吃,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?时间久了,身体会不会变差?”

以下我们整理了几个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,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。

陈烽

大参林慢病服务中心执业药师

用药目的记心里,定期随诊去复查

“吃了一堆药,但并不知道吃的是什么,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吃?”

很多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,因为患有多种疾病,服用多种药物,糊里糊涂地吃药就可能导致吃错药,最终危害到身体健康。在服药前,可以先问自己两个问题:这个是什么药?我为什么要吃它?把用药的目的牢记在心里。

另外,随着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,药物机体的吸收、分布、代谢和排泄与年轻时不同,且老年人用药品种多、时间长,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。因此建议老年人要定期到医院随诊复查,及时发现问题,进行用药调整。这样既可保证药物治疗的效果,又可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
服药时间有讲究,错服漏服疗效差

“药师,这个药我上次忘记吃了,等下吃双倍可以不可以?”

有些人漏服、忘服药物后采取“下一顿药量加倍”的方法是不可取的!盲目加倍服用可能会使体内药物浓度过高,进而产生毒副作用,危害患者健康。

服药也不能“一把吞”。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,是根据疾病的发作、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昼夜节律变化来确定的,实现以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疗效和最小毒性的效果,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。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,如心排血量、胃酸分泌、血浆蛋白水平、肝药酶的活性、尿液和胆汁的排泄等均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。

0:00~5:00期间容易发生哮喘,哮喘患者在睡前服药有较好效果;铁剂、抗菌药物、抗肿瘤药等对消化道刺激较大,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胃肠不适;抑酸药、促胃肠动力药、大部分降糖药、利胆药、部分抗菌药物等则要在饭前服用才能收到良好疗效。

遵医用药很重要,用药骤停危害大

“药师,我这几天血压也降了,也没什么不舒服,不吃药了行不行?”

有人认为症状好转就可以停药了,并没有按照医生制定的疗程规范用药,就可能造成疾病的复发或者更严重的不良后果。比如,在持续较长时间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后,如果突然停药会出现血压升高、心律失常、心动过速等症状;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见效后,如果突然中断用药,可使血糖骤然上升,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而昏迷。当然,合理停药也是合理用药的一部分,是否需停药还需专业人员评估后再科学停药。切忌私自增加、减少、停用药品,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。

参考来源:

1.中国保健协会科普教育分会组织撰写.老年人合理用药[M]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21.9.

2.朱愿超,张亚同,胡欣.老年人用药风险管理原则和措施[J].中国药物警戒,2023,20(09):1031-1034.

安安网更多科普文章,您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查看哦,详情请搜“安安科普”。
收藏 | 点赞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