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头条

科学护肤不踩雷!最新敏感肌护理指南请收好

标签: 字号: 访问量:

每当季节更迭,肌肤是否出现泛红刺痛?护肤品像在“开盲盒”?如今,不少年轻人的皮肤敏感度堪波动的股市!据调查,我国女性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率已达36%,部分地区更是接近50%。对于这些“敏感肌”拥有者而言,日常护肤犹如在雷区跳探戈,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。不过别担心,今天,安安就从科学的角度好好唠唠,敏感肌人群究竟该如何护理

究竟何为敏感肌?

临床上,敏感性皮肤的定义是皮肤受到外界微小刺激后,出现阵发性或周期性灼热、阵发性发红、刺痛、瘙痒及紧绷感,伴或不伴持续性 红斑的一种综合征。 大家可以把敏感性皮肤理解为皮肤处于一种亢奋过激状态”,它对所有的外界刺激都拼命反击。

目前,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。现有研究认为,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是累及皮肤屏障—神经血管反应—固有免疫炎症的复杂过程,此外,皮肤微生态紊乱也起着一定的作用。同时,个体差异、环境因素以及护肤习惯等会影响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概率。

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如果你的皮肤在季节交替时频繁出现泛红灼热、使用新护肤品时感到刺痛紧绷、洁面后出现干燥脱皮,或是晒太阳卸妆后反复出现小红疹,满足以上三个症状中的任意一个,大概率就可以判定为存在敏感肌倾向。更加细致的测评方法可以参考《中国敏感性皮肤临床诊疗指南》中的敏感量表。在此,安安需要特别提醒:敏感肌≠过敏,后者是免疫系统参与的变态反应,严重程度因人而异,轻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皮疹或瘙痒,重则可能出现全身性反应(如全身皮疹、呼吸困难、过敏性休克),需立即就医处理。

护肤步骤的“简约主义”

对于敏感性皮肤,护肤程序遵循适度清洁、舒缓保湿、严格防晒的基本原则。

清洁时,建议使用清水或温和的洁面产品,可以选择在晨间用清水,晚间使用温和洁面乳。若处于极端敏感期,可减少至每23天用洁面产品清洁一次。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洁面产品,如含皂基成分的洗面奶。洗脸时,水温要接近温,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清洁类化妆品。

补水方面,面部清洁后若明显红斑,可使用舒缓类保湿面膜进行外敷,但不宜过度使用,1~2次即可。待皮肤敏感情况有所缓解后,再选用具有修护皮肤屏障、保湿、抑制炎性细胞作用的舒缓类保湿水为面部皮肤补水。

保湿也很关键,可选择具有修护皮肤屏障、降低神经血管反应、抑制炎症细胞的舒缓类保湿霜加强皮肤护理。随着皮肤敏感情况好转,还可选择降低血管高反应性的祛红类功效性护肤品,预防面部红斑的产生。

防晒对于敏感性皮肤来说尤为重要。紫外线易激发皮肤敏感的主客观症状,建议优先选择使用太阳伞和防晒衣进行防晒。如果需要使用防晒类化妆品,应挑选无乙醇、无香精、致敏性低,并且添加了保湿、舒缓成分的产品。

产品选择的“火眼金睛”

敏感性皮肤人群在选择化妆品时,应优先考虑成分简单、配方温和或者专为敏感性皮肤研制的舒缓类化妆品,这类产品引起刺激和过敏的可能性较低。在购买前,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或者化妆品监管APP查询化妆品成分信息,了解产品是否含有致敏成分。

成分选择同样至关重要。例如,月桂基葡糖苷、没食子酸月桂酯、没食子酸辛酯、硫酸镍、葵基葡糖苷、山梨坦油酸酯、甲基二溴戊二腈、硫柳汞、氯化钴、秘鲁香脂、三乙醇胺等成分它们常作为活性剂、抗氧化剂、乳化剂、防腐剂存在于化妆品中,其高浓度剂型容易引发敏感性皮肤的过敏反应,因此敏感肌人群在选择化妆品时要尽量避开含有这些成分的产品。而青刺果油、透明质酸、神经酰胺等成分有助于促进皮肤屏障的恢复;洋甘菊、马齿苋等天然植物提取物以及燕麦生物碱、α-红没药醇等成分,对皮肤有较好的抗炎和舒敏作用;人工合成的TRPV1拮抗剂和神经胜肽,能缓解皮肤红斑、刺痛等不适。这些成分则是敏感性皮肤的“好朋友”

日常护理“小贴士”

除了合理选用化妆品,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对敏感性皮肤的呵护。如,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,减少皮肤受到外界刺激;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,以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;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,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抵抗力。

总之,敏感性皮肤人群在选用化妆品时要格外谨慎,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化妆品,才能更好地呵护敏感肌肤,让肌肤焕发健康与活力。


参考资料

1.《选对产品 温和护肤——敏感性皮肤人群化妆品选用指南》,西安食品药品检验微信公众号

2.《中国敏感性皮肤临床诊疗指南(2024版)》,知网

安安网更多科普文章,您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查看哦,详情请搜“安安科普”。
收藏 | 点赞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