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庭小药箱逐渐成为标配的当下,过期药品问题却常常被忽视。你是否了解,我国每年因药品过期导致的浪费高达1.5万吨?而这些 “药垃圾” 若处理不当,可能成为威胁健康与环境的隐形杀手。
过期药品究竟潜藏着哪些风险?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?今天,安安邀请特邀大参林慢病服务中心执业药师陈烽,带大家认识下处理不当“过期药品”的严重后果!
过期药品的三重致命威胁
(一)健康杀手:从治病药变“致病药”
药品一旦过期,其成分可能发生质的变化,不仅失去疗效,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。例如,口服片剂、胶囊剂过期后,可能出现裂片、粘连或结块,药效大打折扣甚至产生毒素;眼药水、口服液等液体药物过期后,可能变得浑浊、有沉淀,使用后可能引发眼部感染或肠胃不适。专家提醒,即便外观无明显变化,过期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无法得到保证,误服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、过敏反应等严重后果,尤其是某些特殊药品,挥发到空气中还可能引发致命过敏。
(二)环境炸弹:污染链条触目惊心
家庭过期药品已被明确列入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》。随意丢弃的药品,其成分可能渗入土壤、地下水,破坏生态环境。例如,抗生素类药物进入水体后,可能导致微生物耐药性增强,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;含有重金属的药品污染土壤后,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。数据显示,我国80%以上家庭有随意丢弃过期药品的经历,这些“药垃圾”正在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。
(三)法律红线:转卖丢弃都可能违法
无论是否过期,个人擅自转卖药品均属于非法经营行为,情节严重者可能构成犯罪。药品销售有严格规范,近效期药品需通过专业渠道回收,个人低价转让药品涉嫌扰乱市场秩序。此外,若将过期药品混入普通垃圾,未按有害垃圾处理,也可能违反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。
火眼金睛:三招辨别药品 “变质信号”
(一)查有效期:精准判断“使用期限”
药品有效期有两种常见标注方式:
直接标明有效期:如 “有效期至 2025 年 10 月”,表示可使用至 2025 年 10 月 31 日。
标明失效期:如 “失效期 2025 年 10 月”,则需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停止使用。
标明生产日期+有效期:如生产日期为“ 2024 年 10 月 1 日,有效期两年”,则表示有效期截止到2026 年 9 月 30 日。
(二)查外观:警惕异常 “蛛丝马迹”
固体药品:如片剂、胶囊出现变色、裂片、粘连,颗粒剂结块,滴丸软化变形,均可能变质。
液体药品:如眼药水浑浊、有沉淀或絮状物,注射剂出现结晶、分层,不可使用。
半固体与气体制剂:软膏剂、乳膏剂变硬、油水分离,气雾剂喷不出或有异常气味,慎重使用。
(三)查包装:破损标签藏隐患
包装破损、标签模糊或缺失的药品,可能因储存条件失控提前变质。尤其是对储存温度、湿度要求严格的特殊药品,包装损坏后可能导致药效大幅下降。
科学处理:家庭过期药品的规范处置
(一)分类处理:不同剂型区别对待
口服固体制剂:片剂、胶囊、颗粒剂等,先撕毁包装盒避免重复利用,再将药品从内包装取出,用密封袋捣碎后投入有害垃圾箱。
液体与半固体制剂:口服液、眼药水等液体药物,可将液体挤入垃圾袋,按有害垃圾处理;若当地有过期药品回收点,优先投递至专业回收渠道。;软膏剂、乳膏剂挤入信封或纸袋密封后,投入有害垃圾箱,或通过定点回收点集中处理。
注射剂与气雾剂:注射剂切勿擅自开启,需连同完整外包装投入垃圾桶;气雾剂、喷雾剂在空气流通处彻底排空后,丢入有害垃圾箱,远离明火。
(二)寻找回收渠道:让药品 “安全回家”
目前,多地已设立过期药品定点回收点。例如,多地药品经营企业启动 “家庭过期药品回收” 公益活动,消费者可通过线上平台预约回收或前往线下合作药店投递。部分地区也在社区增设回收单位,市民可关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公告,将过期药品交给专业机构无害化销毁。
(三)源头控制:合理备药杜绝浪费
按需购买:根据家庭成员健康状况,合理备药,选择小包装药品,避免盲目囤货。
定期清理:每 3-6 个月整理药箱,及时淘汰过期药品。建立药品清单,记录生产日期和有效期。
规范储存:药品一般需存放在干燥、避光处,注意存放温度要求。
结 语
过期药品不是小事,乱吃可能危及生命,乱扔可能污染环境。从今天起,定期检查药箱,学会辨别药品状态,选择正确处理方式,让每一份药品都发挥应有价值,别让 “健康守护者” 变成 “隐形杀手”。守护家人健康,从科学处理过期药品开始!
参考资料:
1.孟俭.家中药品过期咋办?专家来支招[N].扬州日报,2023-06-19(003).
2.郭文培.家庭过期药品如何处理[N].经济日报,2023-09-11(010).
3.黎静波.药品有效期,你了解多少?[N].医药养生保健报,2024-01-28(004).
4.张李源清.广东“升级”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服务[N].中国经济时报,2024-03-18(003).
5.傅轩,陆康洁.药品过期怎么办?专业药师来支招[N].扬州日报,2024-09-06(006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