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员慎用哪些药品?参赛选手必须知道的药检禁忌">
首页 > 头条

运动员慎用哪些药品?参赛选手必须知道的药检禁忌

标签: 字号: 访问量:

十五运赛程正酣,激情遍燃粤港澳!就在今天,体操女子团体金牌争夺战激情上演;乒乓球单打赛场迎来四强席位的关键争夺;泳池中的男子50米蛙泳上演着最终决战……每一位运动员都在赛道上为荣誉奋力拼搏,而在他们的荣耀征程之外,同样有一条不容有失的“隐形赛道”——用药安全。闯过它,才能让所有汗水,兑现于纯洁的领奖台。

第一关感冒药中的隐形杀手

复方感冒药是运动员最容易踩中的雷区。这些看似普通的药品中,往往含有麻黄碱、伪麻黄碱等兴奋剂类成分。数据显示,近3年因感冒药导致药检异常的案例中,大部分是选手自行购药所致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某些止咳糖浆中含有的可待因成分,同样属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(WADA)明令禁止的物质。事实上,运动员需要退烧镇痛时,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是相对安全的选择,但必须由队医严格把控剂量。医学专家提醒,即使是常见的感冒冲剂,也要仔细查看成分表。

第二关止痛药物的危险游戏

止痛药的使用需要格外谨慎。口服的非甾体抗炎药如酮洛芬、吲哚美辛等,虽然可以缓解疼痛,但可能影响肾功能检测结果。更为危险的是激素类注射剂,如地塞米松,使用后将直接导致禁赛。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进口止痛贴剂中可能含有双氯芬酸钠等禁用成分。在全国性赛事中,曾有选手因使用含激素成分的湿疹药膏被取消成绩。任何药物,不论口服、注射还是外用,都应在严格检测范围内。

第三关中药里的传统陷阱

广东地区流行的跌打药酒等传统药物,可能暗藏禁药风险。这些药物中常用的乌头、草乌等中药材,含有毒性生物碱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标榜“强身健体”的保健品中,不少被检出非法添加合成类固醇。

第四关慢性病用药的特殊考量

患有慢性病的运动员需要格外注意用药安全。降压药中的利血平、β受体阻滞剂(如普萘洛尔)都是重点监测对象。即便是治疗哮喘的支气管扩张剂,也需要提前申报。专家建议慢性病患者至少提前三个月与队医沟通用药方案,确保治疗用药符合反兴奋剂规定。

第五关营养补充剂的潜在风险

蛋白粉、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看似无害,实则暗藏危机。市售补充剂中,一项调查显示有15%被检出含有未标注的违禁成分。某些标榜“快速恢复”的产品,可能非法添加了肽类激素。运动员在选择营养补充剂时,应当认准经过反兴奋剂认证的产品,并保留完整的购买凭证和检测报告。

第六关局部用药的隐蔽风险

眼药水、鼻喷雾等局部用药常常被忽视,但这些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同样可能被吸收。某些含麻黄素的滴鼻剂、含激素的眼药水都在禁用之列。运动员在使用任何局部药物前,都应当仔细阅读说明书,必要时咨询队医的意见。

第七关紧急用药的应对策略

突发伤病时,用药更需要谨慎。止痛针、封闭针等急救常用的药物,很多都含有禁用成分。建议运动员提前了解赛事医疗站的用药清单,必要时可申请治疗用药豁免(TUE),申请赛内使用的,应当在该赛事开始之日的至少30日前提交申请。

第八关日常饮食的潜在风险

某些普通食品可能导致药检不合格,运动员需特别注意。例如,部分未经严格检测的药膳汤品可能含微量麻黄碱等禁用物质。此外,肉类食品中可能残留非法添加的“瘦肉精”(如克伦特罗),而部分功能饮料也可能含有未标注的刺激性成分(如伪麻黄碱)。为规避风险,建议运动员避免食用成分不明的药膳、腌制或加工肉类,优先选择组委会指定的餐饮场所,确保食材安全可靠。

科学用药的三大法宝

1.扫码核查: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发的智能识别系统“粤药盾”已详细梳理并确定了6300余种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品,在药店付款时系统可识别风险成分。

2.用药咨询:运动员有伤病需要治疗时,要主动向医生说明自己是运动员,是要接受兴奋剂检查的,不能随便使用含有兴奋剂的药物。如果条件允许,最好由队医陪同去医院,同时要保存好处方、病历以及其他医学材料。

3.提前申请:如果运动员患病或受伤,必须使用某些禁用物质或方法来治疗,要及时申请治疗用药豁免,获得批准后方可使用,具体程序可以向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咨询。

科学用药不仅是对规则的遵守,更是对运动生涯的有效保护。每个运动员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对待每一片药物、每一口饮食。

 科学用药不仅是对规则的遵守,更是对运动生涯的有效保护。每个运动员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对待每一片药物、每一口饮食。科学用药不仅是对规则的遵守,更是对运动生涯的有效保护。每个运动员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对待每一片药物、每一口饮食。

科学用药不仅是对规则的遵守,更是对运动生涯的有效保护。每个运动员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对待每一片药物、每一口饮食。

科学用药不仅是对规则的遵守,更是对运动生涯的有效保护。每个运动员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对待每一片药物、每一口饮食。


参考资料:

1.Nudo, S., Jimenez-Garcia, J. A., &Dover, G. (2023). Efficacy of topical versus oral analgesic medication compared to a placebo in injured athletes: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-analysis.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&science in sports, 33(10), 1884–1900.

2.刘阳,高晓,翟健.运动员误服误用兴奋剂问题及预防[J].中国体育教练员,2024,32(01).

3.北京市反兴奋剂中心.运动员如何正确用药?[EB/OL].(2024-04-03).

安安网更多科普文章,您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查看哦,详情请搜“安安科普”。
收藏 | 点赞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