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医药典故

止咳化痰的良药—贝母,你选对了吗?

标签: 字号: 访问量:

每逢季节变换,气候变化无常时,易导致外感咳嗽多发。此外,在炎炎夏季,因长期吹空调或室内设定温度过低,内外温差过大,身体难以适应快速的温度变化,也很容易引发感冒、咽喉炎等疾病,很多人还可能出现久咳难愈的情况。不少患者会选择用贝母炖雪梨来缓解咳嗽。贝母作为润肺止咳的常用中药材,药用历史源远流长,备受历代医家青睐。

贝母的故事传说

从前,江南地区有户人家的儿媳生了两胎,可都不幸早夭了。分娩后,儿媳泣不成声,几乎无法呼吸,这让婆母和丈夫非常着急。恰逢一位郎中从她家门前经过,听到屋内的哭泣声便敲门进去查看。他看到产妇脸色铁青,坐在床上流泪,这家人哭着求郎中救救儿媳。郎中诊脉后确认了产妇的病情,吩咐他们去采集一种草药。这种草药叶片细长,茎端带有暗紫色的花朵,地下鳞茎可入药。这家人急忙按照郎中吩咐采来药后给儿媳服下。

经过近三个月的服药调理,儿媳的脸色重新变得红润与光泽,体力也恢复。不久后,她再次怀孕,并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。一家人对这个孩子的到来感到无比喜悦。在孩子满月后,他们带着礼品前往郎中家致谢,并询问了这种草药的名称。郎中虽知其药效,却不知其名。为了纪念这种草药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希望,他们取了一个“贝”字,寓意珍贵如宝,再加上“母”字,象征着母子平安。从此,这种草药就被命名为贝母,并一直流传至今。

贝母之名及其种类

贝母在本草内始载于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,以“贝母”为正名,又名 “空草”。“贝母”之名是因其鳞茎形状而得,陶弘景在《本草经集注》中称因其“形似聚贝子,故名贝母”。

贝母类药材品种繁多、来源复杂,在历代医学应用中其名称、基原和产地等变迁较大。据文献考证,唐以前药用贝母主流是葫芦科土贝母,《神农本草经》中所载贝母即为土贝母。唐宋时期,药用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和葫芦科贝母两类。明代以后,药用贝母的主流为百合科贝母。清代形成川贝母、浙贝母、土贝母三类,并延续至今。此外,野生百合科贝母属植物,被定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

2025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共收载6 种贝母类药材,分别为土贝母、川贝母、平贝母、伊贝母、浙贝母、湖北贝母。其中,平贝母、伊贝母、湖北贝母是现代新资源的开发利用。

不同贝母品种的功效

目前,在临床上常用的贝母主要有三种:川贝母、浙贝母和土贝母。尽管这三种贝母名称相似,仅有一字之差,但它们的功效却大相径庭。

1.川贝母

川贝母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,《中国药典》2025年版规定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、暗紫贝母、甘肃贝母、梭砂贝母、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。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~5000米的西藏大部分地区、四川西北部、云南西北部等地,其生长缓慢且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苛刻,产量较少,价格昂贵。川贝母药材因其清热润肺、化痰止咳、散结消痈的功效显著,被称为“止咳圣药”,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、干咳少痰、阴虚劳嗽、痰中带血、乳痈、肺痈等症,是治疗肺经疾病的要药。

市场上,川贝母的商品规格按性状不同分为“松贝”“青贝”“炉贝”和“栽培品”。其中,“松贝”质量最佳,有“怀中抱月”“观音坐莲”的典型特征。“青贝”以“外层两鳞叶大小相近、顶部开裂”为典型特征,“炉贝”以“形如马齿、虎皮纹”为典型特征。

2.浙贝母

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。主产于浙江金华一带,以前以宁波象山地区为多,故也称作“象贝母”。因浙贝母个头比川贝母大,也称之为“大贝”。浙贝母苦寒之性强于川贝母,泻火功效更强,因此偏于清化热痰,适用于咳嗽胸痛、咳吐腥臭黄痰,或咳嗽伴有大便干燥、舌红、口干等症状,还能用于治疗各种疮痈肿毒,如肺痈、乳痈、瘰疬、疮毒。

3.土贝母

土贝母虽然也叫贝母,但与川贝母、浙贝母植物科属不同。它是葫芦科假贝母属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,主要分布于河北、辽宁、山东、山西等地。其味苦、性微寒,归肺、脾经,属拔毒生肌药,能散结、消肿解毒,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疾患、结核、皮肤肿烂等疾病。土贝母没有化痰止咳的作用,所以咳嗽、咳痰不能选用土贝母。

4.其它贝母

平贝母主要产于我国东北三省。伊贝母,又名西贝,为伊犁贝母或新疆贝母,主要产于新疆伊犁、绥定、霍城一带。湖北贝母主产于湖北省恩施州一带,四川、湖南与湖北接壤地区也有分布。平贝母、伊贝母与川贝母功效相似,性味偏于甘寒,有润肺化痰之功;湖北贝母与浙贝母功效相似,性味偏于苦寒,长于清热化痰。

药膳

原料:川贝母粉2g,雪梨1个(约250g),冰糖20g

制法:梨洗净后挖去核,将川贝母粉放入梨中,撒上冰糖末,上笼蒸10分钟。

应用:适用于肺虚久咳。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食用。每次服1个,1日两次。

结语

贝母类药材功效差异大,临床需辨证使用。川贝母性微寒,润肺强于浙贝母,多用于治疗肺虚久咳、干咳燥咳;浙贝性苦寒,清热泻火强于川贝母,是治肺脓痈的良药。湖北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高于川贝母和浙贝母,多用于肺热咳嗽和热痰咳嗽,祛痰效果更佳。土贝母无化痰止咳的作用,主要消肿散结,用于乳腺炎、淋巴结核等,近年用于治疗肿瘤,但长期使用有毒性。临床上,各类贝母不能混淆使用,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此外,川贝母、浙贝母等不宜与乌头、附子类药材同用,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。


参考文献:

1.陈谢华. 贝母类药材研究进展[J]. 甘肃医药,2021409:777779

2.魏梦佳,赵佳琛,赵鑫磊等. 经典名方中贝母类药材的本草考证[J]. 中国现代中药,2020228:12011213.

安安网更多科普文章,您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查看哦,详情请搜“安安科普”。
收藏 | 点赞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