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胆固醇血症堪称心血管疾病的“隐形杀手”,其患病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攀升,我国很多成年人深受其困扰。长期高胆固醇水平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,增加心梗、卒中等疾病的风险。幸运的是,医学发展研发出多种降脂药物,他汀类药物、依折麦布、PCSK9 抑制剂成为降脂界“三剑客”,为高血脂患者保驾护航。
其中PCSK9抑制剂是近年来降脂领域的“明星药物”,如阿利西尤单抗、依洛尤单抗。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制剂,它们成为降脂治疗的“新武器”,可以大幅降低“坏胆固醇”—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。然而,现有PCSK9单抗需每2~4周注射一次,频繁注射让许多患者难以坚持。令人振奋的是,2025年1月,我国自主研发的注射用瑞卡西单抗获批上市,将注射间隔延长至8周一次!
作用机制
瑞卡西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(PCSK9)单克隆抗体,可单药用于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成人患者。其作用机制独特,可抑制PCSK9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结合,从而增加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增加,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。通俗来讲,瑞卡西单抗就像是给身体里负责清理“坏胆固醇”的“清洁工”增加了人手,使血液中的“坏胆固醇”能够更快、更有效地被清除出去。
临床优势
(1)减少注射次数:瑞卡西单抗是一个超长效的PCSK9单抗降脂药物,其消除半衰期长达22~27天。这一特性使得其注射间隔可长达8周,实现每8周一次给药,全年仅需6~7针,相比传统PCSK9单抗减少50%以上的注射次数,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。
(2)用药灵活:研究表明,即使延迟1~2周补打,仍能维持疗效。
(3)适用人群广:可单独使用,尤其适合他汀类药物效果不佳或不耐受的患者。
安全性
瑞卡西单抗的总体安全性良好,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(如皮疹、红斑)、高尿酸血症。严重过敏反应较为罕见,但仍建议在注射后观察30分钟。长期数据显示,其肝脏和肌肉安全性良好,无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痛风险。
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
对于孕妇和哺乳妇女,目前关于瑞卡西单抗的安全性数据有限。考虑到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潜在影响,孕妇和哺乳妇女在使用瑞卡西单抗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,权衡治疗的潜在益处和风险。
儿童患者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,药物在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与成人可能存在差异。目前瑞卡西单抗在儿童中的使用经验较少,一般不推荐用于儿童患者,除非在特殊情况下,经过医生的严格评估和密切监测。
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衰退,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可能与年轻人不同。在使用瑞卡西单抗时,医生会根据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、合并疾病以及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等情况,谨慎调整剂量,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,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
结语
瑞卡西单抗的问世,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摆脱频繁注射的困扰,一年仅需6针即可稳定控脂。其长效性、安全性和国产化优势,为我国血脂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。然而,药物并非万能,健康生活方式仍是基础——低脂饮食、规律运动、戒烟限酒同样重要。未来,相信随着更多创新药涌现,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和便捷化!
参考文献:
1.吴小燕,肖凯,文晓柯,等.(2024).新型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临床疗效研究进展.中国医药导刊,26(03):231-235.
2.瑞卡西单抗的药品说明书(核准日期2025年1月8日)